为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实践能力,2025年8月4日三亚股票配资,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梦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支教团队走进武汉市东西湖区畔湖社区的青少年空间“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为该区38名社区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火焰熄灭背后的科学密码”的火灾防治专题课堂。
课堂上,老师以“火灾的发生与危害”为切入点,通过一段直观的动画短片直观展示了火焰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动画中,火苗在遇到可燃物时开始慢慢变大,随着氧气的加入变得愈发旺盛,而一旦达到着火点,便熊熊燃烧起来。当屏幕上熊熊燃烧的火焰突然被灭火器“制服”,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他们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水能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的‘白雾’是什么?”面对孩子们的追问,老师结合PPT中的微观模拟动画,系统阐述了灭火的三大基本原理:冷却降温、隔绝氧气、化学抑制。他特别强调,不同场景需采用不同灭火策略,如油锅起火不可用水扑救,而应利用锅盖隔绝氧气等,将科学原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地掌握了知识,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整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积极的互动,学生们踊跃参与,各种创意和想法在交流中不断碰撞。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展开剩余54%为巩固知识,课堂设置了“火灾场景模拟与应对”互动环节。大屏幕随机展示各种真实的火灾场景,例如电器起火、森林火灾以及厨房油锅起火等。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探讨适用的灭火方式,并上台操作相应的灭火器材模型,详细阐释选择依据。例如,当屏幕上出现电器起火的画面时,一名学生迅速选择了干粉灭火器,他解释说,因为电器火灾需要防止导电性危险,所以干粉灭火器是最合适的选择。此时,掌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模拟”的闭环教学,孩子们切实体会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本次火灾防治专题课堂不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燃烧的本质及多种灭火器的使用方式,还科普了儿童面对火灾时必要的应对方法,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践行了“教育帮扶”的初心,更以科学教育为载体,助力提升青少年的安全素养与创新能力。火焰的熄灭,是科学智慧的胜利。在这场“科学密码”解码之旅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火灾防治技能,更在心中埋下了探索真理的种子。这或许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以知识为盾,守护生命;以启迪为光,照亮未来。
发布于:贵州省启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